天文地理协会三下乡就桩巴龙展开初步调查

发布时间:2018-0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孩子们填写问卷调查

调研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通讯员 张薇 蒋艳)7月21日上午,为了解当今学生以及广大的社会青年们对桩巴龙的了解,湖南师范大学天文地理协会赴石门县维新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组展开调查。

桩巴龙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源自常德市石门县。调研组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在维新镇中心学校,调研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指导孩子们进行问卷填写。在对当地学生的调研显示,在参与问卷填写的三十九名学生中,大部分为五六年级,他们对于桩巴龙了解甚少,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家中听长辈们说过桩巴龙的故事。而在与当地成年人的交谈中,调研队发现他们中明显了解得更多。由此可见,桩巴龙的故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淡化倾向。通过对在网上发布的问卷调查分析,填写问卷的一百七十四人中绝大部分为湖南人,只有极少人对桩巴龙的故事很了解,将近半成的人听说过桩巴龙的故事。除了听过长辈们的口口相传的讲述,一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

调查发现,桩巴龙现今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民众关注度较低,且缺乏展现的平台以及年轻人的继承意愿低迷。要更好地传承桩巴龙非文化遗产项目,有效的传承机制、形式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以及政府保护力度的加强是关键。

上一条:资环院社联三下乡团队举行“排队礼让,争创文明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下一条:资环社联三下乡团队在坪塘街道绿荷塘小学开展主题红色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