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讲解香水结构
学生展示香水作品
学生制作香水
(通讯员 尹平 谢子超 舒畅)为提升乡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活认知,7月16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薪火知行,点亮椒林”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洞口县椒林村开展了以“探寻香气·手作香水”为主题的趣味课堂。课程结合植物知识与生活实践,围绕香水的制作过程展开,引导学生认识香气来源及相关科学原理。
课堂前半部分,实践团成员首先介绍了香水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香水的三调组成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随后,成员展示了香水制作的基础材料,包括柚子皮、橙子皮等富含芳香油的果皮,并讲解了常见的提香方法,如冷泡法和酒精粹取法。在操作环节,学生使用酒精作为基础溶剂,将果皮切碎后装入小瓶中,自行调配比例和组合方式。部分学生还尝试添加花瓣、薄荷等自然材料,观察香味变化,并记录各自的配香心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之间积极交流,体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
课程最后,实践团成员引导学生展示各自完成的香水作品,并简单讲解香味分类和保存方式,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香气的变化过程,关注生活中的植物香料来源。通过此次实践,学生在感知香气的同时,也对植物与生活的联系有了进一步认识。
香水制作课堂以身边材料为基础,结合动手实验与科学原理,提升了学生对自然物质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实践团将继续开展多样化活动,助力乡村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审核:杨惠君 江鉴廷
编辑:于昕禾 郭彦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