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依航: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朱依航,女,中共党员,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现已推免至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2021级地理科学一班团支书、新生导航学长等。连续三年获评湖南师范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称号。曾获湖南省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湖南省第九届、第十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大赛二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洋光优秀学生干部奖,地理科学学院五四评优十佳干事、十佳班干部、创新创业优秀青年等奖项荣誉。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已参与、发表SCI论文若干篇。

通讯员 邓雅妮 马婷婷 熊玉琳预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古之贤者皆以勇试为径,方知大道之貌。从初入大学的懵懂青涩,到如今拥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朱依航以当下的笃行不怠,踏上了经天纬地之间浪漫的求索之路。

循心方知所向明

在行万里路的途中,怎可缺少万卷书的增色?因为喜欢旅行,朱依航也喜欢上了藏身于天地山水间的地理学。但随着对地理学的深入学习,她发现地理其实是一门很浪漫的学科。对此,朱依航推荐了由知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撰写的《浪漫地理学》。她认为,在《浪漫地理学》中,地理不仅仅是可衡量的地图和数据、理性的描述与分析也不再只是地球上客观存在的地质情况或者景观环境,而是人类的理想主义对现实的超越、对现象的探求。从宏大的自然风貌与文化景观,微小的作为独立个体的人,通过这本书,朱依航从不同维度看到地理学对世界的解读。这也为她未来的不断尝试与挑战埋下了伏笔。

《浪漫地理学》中有言:“求索,是浪漫的核心所在。”在与地理学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朱依航由最初的“爱屋及乌”,渐渐地开始对地理研究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

【勇试方得前路宽】

大学期间,朱依航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注重于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积极参加相关的科研比赛和项目。如果说科研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对朱依航来说,科研不仅能满足探究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也能时刻督促自己发现问题、保持思考,从而能够发现更多未知的可能。她表示,科研给她带来的不止是知识能力的客观提升,更是内心的满足虽然接触科研不深,但目前来看,科研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的可能性。而探索某一问题时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是紧张又刺激的”她认为做科研需要厚积薄发和有头有尾,朝着一个方向稳扎稳打地干,同时尽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进而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产出。

“时间是万物蓬勃最好的养料。”现在的她,较之四年前更为成熟、更加坚定。而经过四年来的博观约取,朱依航现已保研至中山大学,继续探索埋藏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背后的奥秘。

【履践方求臻于善】

在保研的路途上,朱依航也会有消极情绪,也会有迷茫焦虑的时刻,但关于如何克服内耗,她也有自己的好方法。

“六十分万岁”——这是朱依航摆脱负面情绪的小妙招。但追求六十分,并不是说不追求完美,而是把完美当成无限迫近的目标。追求完美不是开始行动的障碍,谨防陷入完全的优绩主义和全知全能的自恋中。先做再精修,但假设真的无法做到,要学会放过自己,不必过度消耗身心健康去追求完美,否则会得不偿失。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当我们脚踩到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了焦虑。”敢于行动的勇气和不断思考的能力也是朱依航应对焦虑的“战术”之一。“人需在事上磨。想一千遍愿景或后果是什么样的,不如去做一遍,有所行动才有可能性。再不济如果结果不理想,好歹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沉没成本,”她坦言,“想做,去做,才能得到反馈,之后再想再做就行了。让自己处于良性循环中,有输入才有继续的输出。”

羽翼未丰满的鸟儿,无法于天空高飞。谈及保研的必胜宝典,朱依航认为成功没有捷径:“找准目标,坚定自己要走的路。不要做那些所谓的‘表面工夫’,着重于提升自己的硬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朱依航借用《生活大爆炸》中的台词作为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也许你感觉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但正是那些你一个人度过的时光,让你变得越来越有意思。等有天别人终于注意到你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一个比他们想象中更酷的人。”不要害怕独自踏上山高水长,也不要害怕黑暗中的踽踽独行,伴月光作佩,以风霜为裳,任前路道阻且长,自会有好风来相送。



下一条:徐雨晨:舟行学海勤为桨,步履青春梦作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