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申恋,女,共青团员,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学生,曾任班级学习委员,现任地科院学生会执行主席。连续两年获评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2023年11月,获“洋光杯”第35届未来教育家竞赛一等奖;2024年9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会系统评优中获评“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2024年7月获评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通讯员 牟芷阳 何程骏 熊玉琳)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它悄无声息地穿过茂密的树林,绕过嶙峋的山石,最终汇入知识的海洋。这条小溪,就像地理科学学院的一名女生,她的名字叫做申恋。申恋的性格,如同她的名字,既有着溪水般的清澈与温柔,又有着冲破障碍的坚韧与力量;她的故事,就像这条小溪,无论前方有多少暗礁险滩,她总能以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勇往直前。她的生活,亦似溪水淌过的崎岖山路,虽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她始终秉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每一个黎明。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
申恋选择地理专业,是出于内心深处对浪漫的向往和不断萌发的兴趣。她被书中关于星辰大海、山川河流的描述深深吸引,渴望探索这个世界经纬的奥秘。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她逐渐发现,这份热爱已然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探索的执着。
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申恋曾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但她并未气馁,而是精进专注、内心笃定,一次又一次复盘调整。除此之外,她还注重自制力和外力的相互配合,通过自我监督和他人的帮助,实现更高效率的期末复习,从而保持了连续两年的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的荣誉。因此,申恋的优异成绩绝非偶然,而是来源于她恰当的诀窍和方法。与此同时,申恋还肯定了全身心投入的重要性。她相信,当一个人全身心去完成某件事时,便会进入米哈里所言的“心流”状态,从而产生高度的愉悦与充实感,将自身能力发挥到极致。
申恋常以这句话鼓励自己:“人生容错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在对新事物的不断尝试中,她逐渐意识到,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不可估量,无论结果如何,这期间所积攒的勇气和留下的履痕,都是鼓励她继续前行的勋章。学会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观望,从每一次的尝试中汲取力量,这让申恋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在学生工作中,申恋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作为地科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申恋主要负责办公室和学习部,大量的文字工作不仅让她更加细致,也锻炼了她清晰规划每一项任务和有效协调团队成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以更明亮的视角去打量眼前这个寥廓的天地。
当被问及在平衡学习与学生会工作上是否有特别的时间管理技巧时,申恋答道:“当日事当日毕就是最朴实的技巧。”面对下发的任务,她总是尽力完成,不拖沓,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后续计划的影响。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中,申恋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她将学生工作视为生活的调味品,让自己在万般滋味中慢慢成长。闲暇之时,她还会通过看电影来调节自我,停下匆匆的脚步,抬头感受属于自己的温暖阳光。
【我行其野,梵梵其麦】
对于未来,申恋有着明确的规划。她计划读研,期盼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倾注心血,继续在地理专业中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对于初入大学的学弟学妹,申恋的建议是:敢于尝试,勇于坚持,努力提升自我。她认为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只有敢于展现自己,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在谈及自己的大学生活时,申恋说道:“天地舒阔,自由无疆。尝试和坚持是我给自己树立起的大学信标。”她相信,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的无限潜力;只有初心如磐,才能实现自己的辽阔梦想。她还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和他人:“不要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正是有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申恋才能够在自己的人生旷野中不断开拓奋进。
申恋的故事,恰如其名,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与不屈的坚韧。在寒冷而荒凉的山谷中,她以一颗真诚而坚定的心,培育出了一簇簇生机勃勃的麦穗。这些麦穗不仅为山谷带来了生机,也象征着她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她的旅程远未结束,正如那永不停歇的溪流,无论前方有多少险阻,都将勇猛地穿越,激起一朵朵璀璨的浪花。这些浪花不仅照亮了她自己的道路,也唤醒了周围更多的生命,激发出无限的活力与希望。